【巴生金浯江伍德宮簡史】
Menu
【巴生金浯江伍德宮簡史】
自清朝海禁開放後,金門鄉僑遠渡南洋各地謀生者, 絡繹不絕。雪州巴生地處濱海,吾鄉僑到此大多操業勞工, 如伐木、操肿肛、劈木柴、捕魚等, 經商者較少, 亦僅經營柴埕、地基柴(木樁)、鋸板廠等行業。
巴生雖屬雪蘭莪州皇城, 然在百多年前,形同小鎮, 市區近郊, 多是沼澤地帶,樹木林立, 取之不竭。勤勞工作者溫飽有餘,是故多數鄉僑勤儉度日, 所存之款項, 多匯返故鄉以奉養雙親家眷。因此到此謀生較其他州屬者眾。
巴生金浯江伍德宮前身為金浯江估俚間, 設於南區馬來街(現稱後街), 為供吾鄉親新客暫時駐足及老弱無依鄉親戀息之所。因歷史悠久, 創立日期已無從稽考, 唯知當時主事者為鄉賢李森獅、李炎彪諸人。
- 1939年
喬遷北區哥士路26號(現為巴生北區候車站附近)當時由勞工界較具聲望鄉賢李豆是, 李天仁、李允德、李森老諸位主持一切事務,同時協助新客尋覓職業及抵禦外屬糾紛事項,鼓勵鄉親互濟互助,團結鄉親, 漸具勞工組織趨型, 宮內供奉邱府王爺為吾鄉親提供膜拜, 祈求平安。
- 1941年
日寇南進,鄉親各自逃生, 活動無形停頓。
- 1945年
日軍投降,金浯江恢復活動,一如舊觀, 迨至1950年始組織執委會, 以便處理鄉親一切事務,當時由李增泉任主席、宋民生、張鴻駒、李錫江、李水坤等協理鄉親喪事, 漸獲各鄉親熱烈支持。
- 1951年
倡導送紙帛改為送轉儀,使貧困喪家得到實惠, 此舉大受坡眾讚賞,亦為巴生華人送賻儀之先河。旋因服務廣大,活動經費支細,幸獲柴埕經營舺舡鄉親之鼎力支持, 承載運費每擔捐獻三角錢作為活動經費, 方得平衡開支。
- 1953年
本宮邱府王爺香火日盛,改金浯江為金浯江伍德宮, 遂以社團單位, 參與各活動。
- 1961年
鑑於浯聲協進社隔鄰一段屬金門會館產業之空地,極宜興建伍德宮以供奉邱府王爺,乃由鄉親聯函會館要求, 經會員大會通過批准後, 即積極籌建, 選楊城財為主席,李朝第、楊清廉為副主席,正總務李贊生、財政李增意、正募捐主任李增泉、副主任張鴻駒等。
眾擎易舉, 在籌建委員會的努力奔波募捐下, 一呼百應, 得到全體鄉親的熱烈支持, 有力出力, 有錢出錢, 成績良好。
- 1963年秋
二層廟宇終於落成,樓下正名伍德宮, 樓上作為金浯江理事會會所。
- 1963年
由於遷移新會址, 暫無理事會的組成, 故由每年值任爐主,頭家等鄉親管理一切宮務。
- 1964年
由鄉賢李贊生的推動, 成立金浯江伍德宮理事會,當時眾推黃世國為主席, 何福進任總務, 財政由李增得擔任。
- 1984年
1984年由李金灶、王瑞良、黃金生、蔡成吉、楊金土等鄉親向社團註冊官提出申請註冊為正式社團。
- 1986年
1986年 1月21日本宮之註冊申請, 獲得批准。成為正式社團, 參與巴生區各社團、神廟等活動。
- 1995年
1995年 本宮理事會決定擴建一座宮閣, 由主席李金灶, 副主席王良豹, 總務張增光, 財政王良才為首的籌建委員會積極推動展開募捐工作, 獲得各位鄉親的支持, 終於1996年4月宣告落成。
- 金浯江伍德宮2016-2017年度執委
- 名譽主席 :
- 拿督呂慶安
- 名譽顧問: :
- 王瑞良
- 常務顧問 :
- 王豪傑、王文豹、呂清便
- 主席 :
- 張增光
- 總務 :
- 陳成吉
- 財政 :
- 王益勤
- 中文書 :
- 李錫偉
- 福利 :
- 陳錠湖
- 交際 :
- 李銘東
- 查賬 :
- 李征襄、張南發
- 執行委員 :
- 李炎國、王和恭、 陳國榮、 李炳順、李炎福
- 財政 :
- 呂清日
- 財政 :
- 呂清日
- 財政 :
- 呂清日
- 副主席 :
- 王良慶、 翁生贊
- 副總務 :
- 陳禮達
- 財政 :
- 呂清日
- 國文書 :
- 蔡明雄
- 副福利 :
- 楊有順
- 副交際 :
- 李延明